在关于上周香港巴塞尔艺术周“Hong Kong is Back!”、“香港的亚洲艺术中心地位已无需质疑”、“好久不见、网友面基好欣喜” 的一片叫喊声及各画廊销售战绩讨论等 “热门”话题已褪去热度时,我想来补充一点不一样的视角。
这次香港巴塞尔,人人见证了香港艺术生态的更多元化,却少有人报道多元化的背后,香港本地藏家究竟起到了怎样的推进作用。对三年没回祖国大陆、 去年开始飞全球展会的我来说,更好奇的是好多人说的疫情以来,平行发展的中外艺术世界究竟有几分不同?特别是在Instagram 、RED等社交媒体与艺术商业运作更紧密结合、信息差也越来越小的当下,中国新藏家的喜好、品味与“玩”收藏的模式有怎样的新风貌?此行我见到了之前访问过的西方艺术界传奇拍卖师Simon de Pury,他也同我分享了些香港之行的感受。
记忆中,疫情前几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周, 一半的梦幻感来自于市场交易的兴奋,另一半则是源于期间各大派对所呈现出的中西合璧的繁华与名利场气泡。彼时香港的画廊与项目空间还没那么多元化,非盈利机构以及私人收藏馆也很少,被跟风的媒体频频“唱衰”的三年来,原本并未有完善的、对年轻艺术家发展友好的艺术生态的香港涌现出了许多独立、新型的艺术空间及画廊,比如专注实验性艺术的Current Plans,还有关注年轻艺术家的Gallery Ascend、Seefood Room(后者还在香港巴塞尔期间推出了与英国艺术平台AucArt的合作线下展),更不必多说2021年对外开放的M + 、旁边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及南岛黄竹坑艺术区了,用香港当地藏家Alan Lo(罗扬杰)的话说:“香港的文化艺术景观更完善了。”
另一位香港本地藏家Lawrence Chu (诸承誉)说:“恰恰是三年的平静,给了香港缓冲、重新定位与进行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反思主要围绕在: 香港如何为人们提供向全世界讲述他们自己故事的平台,以及如何让那些对艺术怀揣热情的人在这里实现梦想!”
香港本地大藏家在为本土艺术文化领域向全世界讲述自己故事方面作出的贡献首先体现在积极参与和国际机构连接的活动项目上。 藏家Alan Lo 长期以来都是英国泰特美术馆亚太地区艺术品收购委员会以及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Asia Art Circle的成员,本届香港巴塞尔期间,Alan 为了庆祝Patrick Sun (孙启越) 在大馆的展览,为泰特与古根海姆委员会的成员举办了一场早餐会,因他和Patrick 都在两间国际机构的委员会任职,同时他也是Design Trust 的联合创始人。
Design Trust 为包括MoMA、MAK Vienna、Serpentine Galleries、OCAT Shenzhen 在内的机构捐赠了许多资金,并且与M+ 共同运营一个专注于设计研究的协会,在巴塞尔展会开幕的前两天,Design Trust 与M+ 携手举行了一场晚宴,Alan Lo 还作为主办委员会支持了LACMA在香港的派对。 他自己的会所Duddell’s也办了一场由专注实验性艺术的新型艺术空间 Current Plans 创始人Eunice Tsang 担任策展的五位香港本地知名藏家的收藏展,这几位藏家分别是:Evan Chow、 Lawrence Chu、Alan Lo、Stefan Rihs、Honus Tandijono和Yuri van der Leest,展品主要是他们所收藏的国际新锐艺术家作品。
其中几位藏家和Alan 一样,活跃在本土与海外的机构项目与慈善事业里。 其中,Lawrence Chu与妻子Natalie Chan Chu(陈慧婷)共同成立的非盈利性基金会The Chu Foundation「誉婷堂」致力于通过艺术与美育来对社会持续地产生正面影响。而投行出身的 Evan Chow(周世耀) 是The Hong Kong Arts Centre(香港艺术中心)的副主席和美国新美术馆的理事会成员,他助力推出了旗下的艺术学校,旨在让更多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受到当地画廊的关注。
我觉得大多数内地藏家都是在国际艺术市场上活跃,而香港几位大藏家在国际艺术界的活跃并不只局限在“买买买”之上,而是深度参与了国际艺术机构的委员会与活动及项目的合作。 近年,国内许多青年藏家也纷纷开设自己的艺术机构,但远在英国的我,除了通过朋友圈看到他们的展览活动中有许多西方艺术家,实际发生的与国际机构的连接与项目却并不多,也有可能是他们没那么注重在国际上的宣传。
在与国际机构连接交流上做得非常突出的当然还有Adrian Cheng(郑志刚),ABHK 期间,他的K11 Musea 呈现了由Jeffrey Deitch 策展的“City As Studio”,也是中国首个街头及涂鸦艺术的重量级展览。海外观众对街头艺术没那么哈,策展人本身的名气给展览带来了许多流量与预先的口碑。Adrian Cheng 打造的K11 文化产业令这次访问香港的西方艺术圈十分佩服,例如Simon de Pury 就说:“当有一个人有足够的视野与野心、并有条件去实施那些宏达的想法、而又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事情缓缓启动时,奇迹就会发生,Adrian Cheng 正好就是这么一个人。”
在交谈中聊到变化的品味时,Simon提出一个观点蛮适合形容香港呈现的新艺术风貌,也是表达了Lawrence Chu 所说的:“让怀揣艺术热情的人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Simon说:“品味就像是金字塔,过去是塔尖的精英影响下面的品味,现在“底端”的大多数正在发生的事影响着塔尖人的喜好与关注方向。过去大藏家只关注蓝筹,但在这个时代,资深藏家对年轻的、创意产业的有才之人与文化事件也同样关注,健康的艺术文化生态系统需要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相互贯通影响。我们需要这样的‘buzz’。”通过这次我在香港观察到的本土藏家在艺术机构与商业双层面的活跃度,不难发现香港正在呈现这样的态势。
Simon de Pury 还提到香港之行中接触到的中国新藏家给他的印象: 普遍非常年轻且充满活力! 的确,三年没回国的我VIP日在展场看到的那些不认识的买家和艺术围观者给我的整体印象也是: 嫩紧白、行头潮、男士们有点邋遢酷。 Simon 说有一个伦敦过来的画廊主和他说: 来香港巴塞尔年轻亚洲藏家们都更直接, 和欧洲那边人们来到展会上还会聊夏天去哪里度假不一样,这边的新藏家喜欢直奔主题、问出很尖锐的问题:“你们亚洲人毫不浪费时间,而我们欧洲人却喜欢‘浪费时间’,所以在亚洲凡事效率都更高。”
其实欧洲人在“浪费时间”度假的时候也看了很多艺术——将艺术与酒店和度假地结合早已不是新鲜事,且融合得更纯粹,国内现在虽然也爱这么做,却大多以商业变现和赚取流量为目的。 欧洲的艺术圈有时唾弃酒店大堂里的艺术品,认为它们打不进学术圈,过于“装饰”,可我记得我和在新加坡认识的、来自合肥可以画廊(Keyi Gallery)的老板乃千交流时,他说国内还真需要“大堂艺术”,要么好多年轻人跟着拍卖学习艺术呢。
至于国内的新藏家们是否关注新晋的、尚未被主流市场捧起来的艺术家,乃千说了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在国内有些收藏阅历的‘老’藏家买年轻艺术家作品兴奋,而年轻藏家买‘火’的艺术家才兴奋。”乃千说他这次买的两件作品分别来自Jan Kaps 的Melike Kara和 Jocelyn wolff 的Santiago de Paoli,这两位都是他关注已久的艺术家,Melika Kara 这件作品的实物让他感受到了铺面而来的抽象线条与极具个人特色的处理方法,非常吸引他。 看来乃千虽年纪轻,收藏资历却有点“老”。
香港巴塞尔之行,聊了这几年活跃在国际展会上的亚洲藏家和一些国内的年轻藏家,发现过去三年内地的“PDF藏家”们品味多元,信息差却是也是存在的: 几个在欧洲那边已经有了名气或要排队购买的艺术家,呈现在亚洲市场很多人还是初次听闻; 欧洲那边多少“看腻了”的艺术家, 亚洲市场仍旧觉得新鲜。虽有些人评价这次香港巴塞尔展会上的作品没有新意,但我却觉得比去年伦敦的弗里兹可挖掘的新艺术家多很多(或许也是因为这里亚洲画廊多嘛!)
过去两年全球飞的上海藏家Edd (陈旭)就觉得ABHK上没啥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发现。 如果硬要挑两件新发现的不错的作品,他选之前在伦敦Stephen Friedman画廊办过个展的Anne Rothenstein还有贝浩登的Nick Doyle。
部分在欧洲项目品味受到圈子认可的画廊,香港巴塞尔展位上的人数却意外很少。我发现欧洲人在某个画廊好的时候不会太考虑卖得好不好,而是在讨论画廊项目的好品味,甚至精选艺术家作品要有调性、不迎合主流倾向。 一位要求匿名、三年来第一次出国的国内年轻藏家和我说,TA发现欧洲画廊的销售比国内的更有耐心,就算是没有表现出购买的意愿,销售也会耐心地讲解。
过去两年全球展会都没落下的“空中飞人”们,每到一个新地方,反倒觉得有“地方特色”的本地艺术项目或之前没听说过的艺术家更有趣。 Alan Lo 透露这次他的基金会,很巧地发现和菲律宾藏家Tim Tan 有相同的精选,Empty Gallery 这届的展位作品和卫星展项目的口碑都很好,还获得了Jeffrey Deitch 的点名称赞。
在Tim Tan 发来的展会精选图里,有Double Q 画廊Maria Kulikovska 的作品,而这件也是来自澳门、现居伦敦的青年藏家Monique Leong所喜欢的。 Monique 跟我透露了她阻止同为藏家的妈妈“冲动消费”的趣闻: Monique的妈妈在Ora Ora展位上看到了艺术家Stephen Thorpe的作品,这是她在展会上的新发现,但Monique 在去年NADA展会上看过同一位艺术家更好的作品,因而阻止了母亲冲动地将此画收入囊中。本届ABHK上,Monique 喜欢的还有Double Q Gallery 艺术家Artem Volokitin的作品以及伦敦Herald St. 在ABHK展位上呈现的 Cary Kwok的作品。
能行万里路,亲眼看到实物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很多三年没出国的国内“PDF”藏家来说,这次“面基”关注已久的艺术家作品的体验故事也蛮有趣。 话说有些人对Victoria Miro 带来的Flora Yukhnovich 作品实物大失所望,可能是因为没能看到在伦敦苏富比飙上天价的那几件质量更好的作品。还有的艺术家作品获得了实物比PDF美的好口碑,譬如Simon Lee 画廊展位上的Anna Freeman Bentley,生活在上海的艺术顾问 Juliet Zou为她的企业与机构客户购入了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上海的ASE基金会。
Juliet 说过去三年因为旅行限制,她有时需要通过pdf帮助客户选择作品,这种情况下她会参考画廊提供的作品视频,有动态的视频才能有更直观、细致的感受。但即使这样,作品尺寸和实际观感还是有差距。
疫情前是“环球小姐”各地参加展会的北京藏家Wenxi Zhao 也觉得画的肌理、 特别是雕塑和装置艺术品,通过PDF真是看不出来。诸如这次展会她喜欢的Mimosa Echard 的作品,PDF 绝对看不出来拼接多种材质和蕾丝的机理。另外Wenxi 新发现的很喜欢的艺术作品是Sadie Coles 展位上的Helen Martin,也是实物比PDF更好的。至于对于本次ABHK 的整体印象,她概括说是“抽象的回归与女性艺术家崛起”。
之前我写过一篇分析艺术市场现象与当代约会文化的文章,大概是说在线上通过PDF来买画,和考虑网聊转正要付出的严肃与认真程度有点类似。价格低的、便宜的就容易下手,倘若贵到要一掷千金,“网恋”则万万不行,而是必须要面对面亲近地感受气质、气场和吸引力才行! 乃千的朋友、Z时代新藏家Niklas Chou 就是这般购买风格。
疫情开始的两年他是位“PDF藏家”,还在读大学的他在北京用家里的办公室创立了艺术空间“ 69 Art Campus”——之前在德国留学的他在没开始收藏前就去过瑞士巴塞尔,也看过许多企业以群展形式展示自己收藏的想法。
这次香港巴塞尔期间他看到了许多之前没有注意过的艺术空间,他个人很喜欢的是Oil Street Art Space。本届展会上,Niklas发现了空白空间的软君、Meyer Riegger 的Eva Koťátková、 Mou Project 的Yang Dingliu、Misako and Rosen的Reina Sugihara、Zano X和Tomio Koyama 带来的 Paulo Monteiro 等等艺术家。这次他购买的两件分别是魔金石空间的合作艺术家经傲的作品,以及泰国画廊Nova Contemporary 代理的艺术家Kawita Vatanajyankur的影像作品。
这次, 我还和居住在伦敦与香港多年的马来西亚华人Chuan聊了聊,他的伴侣是一位艺术工作者, 聊到身为艺术工作者和藏家的优势与劣势: 在疫情期间的旅行限制下,许多新藏家获取信息的渠道是Instagram和小红书,但如果通过社媒了解新艺术家,就难免受到算法的影响,Instagram 会通过算法将用户可能会喜欢的作品推荐至首页,所以优先接触到的作品大多数是受算法局限的。Chuan和伴侣虽然疫情期间没有出国跑展会和看作品,但因为身处内行的原因,所接触到的信息还是更多,不过凭PDF买作品, 开箱的时刻就变得格外刺激,“因为你不知道打开会看到的是‘惊喜’还是‘惊吓’!”在这次ABHK展会上,Chuan 和伴侣伴侣看到的“惊喜”有Commonwealth and Council 的Kenneth Tam、 Carlos Ishikawa 的Bendt Eyckermans、Carlos Ishikawa 和天线空间展位上的Evelyn Taocheng Wang 和Gallery Vacancy 的 Sydney Shen。
Chuan的伴侣认为, 艺术行业工作者的身份对收藏帮助并不大,因为很多画廊对业内工作者有“刻板印象”,会保护性地以为你是个dealer 或者flipper。 许多艺术顾问在自己买作品时,遇到一些画廊place 作品也会遭“歧视”——“艺术家强调不把作品卖给艺术顾问。” 另外,虽然在香港巴塞尔的场子上未必体现,但在欧洲买货其实很难,画廊销售时首选美国机构、欧洲机构和欧美客人的情况比比皆是,一些保守画廊到如今也存在针对中国人的现象,他们担心作品卖出后会被迅速转手。 我遇到的一位在伦敦的藏家就跟我说,现在她都得以她外国老公的名义买作品。估计之后随着中国藏家拿不到货的情况愈演愈烈,势必也会促成一些为买作品而组建的“跨国婚姻”。
全球那么多展会,在每个展会都更加国际化与展出内容同质化的同时,都多少会呈现一些“地方性格” 与“地方风格”:洛杉矶的风景好、心情好、色彩鲜艳而不违和;巴黎的Art Basel Paris + 虽然面向国际,但许多巴黎本地先锋画廊的项目对新藏家来说可能不太容易很快, 更多是受到机构喜爱的有调性的作品;瑞士注重观念与试验性;首尔去看KIAF就能强烈感受到单色画的影响以及卡通的热度;而这次在香港看到的作品还摸不出单一的具体风格,可能因为是亚太艺术的中心,展出的自然也是“东西荟萃”。
时隔三年半再次来到香港的Simon de Pury说:“香港这个地方具有独特的能量,是世上少有的几座城市,你来的时候能立刻感受到它强烈的活力,走的时候又会有些伤感!这周发生的一切活动与派对都会让你觉得活动形式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现在香港又有了世界级的艺术机构,建议各地的艺术工作者们应该每六个月就来一次香港,看看此地的变化以获取新的灵感。”
全球那么多展会,在每个展会都更加国际化与展出内容同质化的同时,都多少会呈现一些“地方性格” 与“地方风格”:洛杉矶的风景好、心情好、色彩鲜艳而不违和;巴黎的Art Basel Paris + 虽然面向国际,但许多巴黎本地先锋画廊的项目对新藏家来说可能不太容易很快, 更多是受到机构喜爱的有调性的作品;瑞士注重观念与试验性;首尔去看KIAF就能强烈感受到单色画的影响以及卡通的热度;而这次在香港看到的作品还摸不出单一的具体风格,可能因为是亚太艺术的中心,展出的自然也是“东西荟萃”。
时隔三年半再次来到香港的Simon de Pury说:“香港这个地方具有独特的能量,是世上少有的几座城市,你来的时候能立刻感受到它强烈的活力,走的时候又会有些伤感!这周发生的一切活动与派对都会让你觉得活动形式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现在香港又有了世界级的艺术机构,建议各地的艺术工作者们应该每六个月就来一次香港,看看此地的变化以获取新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