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与艺术是两个彼此间频繁跨界的领域。前者常被挂上“浮夸”的标签,却更为普众、易懂,后者则多被视为“高冷”,且更为小众、难懂。时尚被认为是消费品,潮流转瞬即逝,而艺术却被看作为投资品,具有恒久远的价值……这些都是人们对时尚与艺术领域的刻板印象,殊不知两者的运作模式也有相似之处。
时尚趋势如钟摆,当下的流行都是20世纪下半时代风潮的轮流转。艺术潮流也如此。顶流艺术家自成一派的作品永远会有藏家买单,而在新晋艺术家的市场中,具象绘画正当红。扭曲的人像、带有超现实风格的风景画、或是黑人和少数族裔艺术家探讨个人身份的肖像画都是当前藏家选藏品的焦点。即使这两年曾经风靡一时的艺术创作过程本身即是作品题材的艺术风格——“过程艺术”暂失热度,但指不定哪一天又会流行回来。就像是最近,艺术市场上又重现了抽象绘画回温的景象。
在风潮中能保持冷静,买到经得住时间与市场推敲的艺术作品就犹如挑中一件永不过时的时尚单品,能否慧眼识珠在于对艺术和时尚有否洞悉。时尚设计师总需回首过去、重温时尚史来广集素材。时尚玩家若对各年代的风格与各品牌的调性如数家珍,就更易判断一件单品是否仅属一时的潮流之物,还是不会被轻易淘汰的经典单品。同样,艺术藏家挑作品,心爱之上,也算是在“投注”历史,如果希望自己投得准,就需要去了解艺术史。
小众即流行,这个词用来描述当下时尚和艺术界的风潮都不为过。近些年,小众时尚品牌在全球风靡,不论是像Johanna Ortis、Gabriela Hearst、Silvia Tcherassi这些来自南美的设计师品牌在全球热销,还是像LOEWE这样的大牌通过旗下的艺术基金会对民俗手工艺人给予扶持,“民俗”的即是世界的。
在艺术市场,黑人、少数族裔和女性艺术家都是当下的焦点。全球的Black Lives Matter运动不仅让时尚领域意识到关注多元化的必要性,通过艺术收藏展现企业精神的品牌也将平等代表性作为重要的收藏策略。
在艺术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女性艺术家不受重视,包括对艺术史起到推进作用的一代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像是Jackson Pollock的伴侣Lee Krasner、Willem de Kooning的太太Elaine de Kooning, 这些同样才华洋溢的女性艺术家曾被埋没在了她们更为知名的丈夫背后。如今,艺术界重新挖掘了历史性女性艺术家的价值,一代新兴的女性艺术家更是借时代之势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女性艺术家备受关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全球女性富豪的增长,女性艺术家作品中表现的对身份、生育、性别等问题的探讨往往更易引同性藏家的共鸣。
在时尚领域,KOL们引领风潮,并影响着时尚单品的销量。艺术界除了具有话语权、人脉广通的策展人,“带货” 的KOL往往是有购买实力的大藏家,他们中有的还有着自己主导的私人艺术机构,这些人甚至能一手推动某位艺术家的市场。这和时尚博主引领起某种风潮有类似却也不同——时尚界KOL的影响力靠从大众获得的流量, 艺术界KOL的影响力更需靠小圈子的关系塑造。
在全球旅行无限制、互联网为上线搜索提供便捷、国与国之间的信息差越来越小的时日,全世界的人不论种族和国籍都在追着同样几个品牌的爆款。艺术界更是一个国际化的小世界,一方面有由画廊、美术馆、藏家、艺术媒体、社交名人等相关人士组成的、在外界看来十分“森严”的系统,而另一方面,艺术也有着与各行各业互通的融合能力——艺术通过与时尚、科技、美食、地产等领域的跨界合作、资源整合,可以创造出更大的影响力。
但在艺术的核心圈子中,即使每位藏家的艺术品位不同,大部分人却还是在跟风追着买 “市场宠儿”的作品。《万物有价》这部关于艺术市场的电影中就有一句精辟之言:当你拜访许多大藏家的家里,就会发现他们的收藏都十分类似。具有独具立意的收藏角度才能打造出收藏的品牌,这就好似在时尚领域,穿着相同品牌的美丽的面孔比比皆是,但最后还是拥有强烈个人特色的人会更出挑,成为不可取代的风尚代言人。
时尚界总会提到的一个观点:Pretty is boring(美即是无聊)也同样适用于艺术界。一套纯粹“美”的造型看多了会让人深感乏味无聊,稍微有些edgy、大胆的造型更易博人眼球,更有品味的人则会穿出自己的风格。即使艺术可以为生活带来美感、升华灵魂,资深艺术界人士可未必喜欢纯粹“美”的作品,甚至美得让人认为太有装饰性的艺术品更不是藏家们的心头好。这些资深人士更看重一位艺术家风格上的独特性和其作品的深度。走进美术馆和藏家的家,你会发现许多时候“丑”的、甚至是令人看着不舒服的作品更受他们的青睐。
不论是时尚还是艺术,创作者只有做到与众不同和特立独行才能打造出永存的风尚,而非易逝的流行。
– The End –